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内容

汉剧的创始人陈伯华(日复—日年复一年这项工作几乎耗费了刘小中的整个余生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知心小熊2022-09-15 09:51:25文章397

武汉市蔡甸区人,汉剧名老艺人,原省汉剧院创始人之一,“五丑”行、汉剧表演艺术家、汉剧史学家。

九岁结缘汉剧

刘小中九岁进汉剧戏班,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说起他进入戏班的往事,老人总是百感交集,那是1931年夏天,武汉发大水,家里被洪水冲洗一空 。9岁的“松伢”便学着小贩的样子,沿街叫卖糖果,赚点小钱帮家里结持生计。

好不容易饱一餐饿一顿地度过半年时光,挨到冬天。过小年的那一天,因为没有卖出钱,不敢回家,他便蹲在民众乐园的墙角,裹着破烂的棉衣睡着了。当他醒来时,一位同姓的大叔把他带进了一个叫做“方斌”的汉剧戏班。从此,刘小中就与汉剧结下了70多年的人生之缘。

刘大叔在戏班是“龙套”,他把 “松伢”(刘小中原名刘小松,此为小名)安排在戏班里跑龙套。刘小中平生第一次上台演出的戏是《文王访贤》,他穿一件卒褂扮演车夫,没有台词,不需要表演,跟着“文王”走一圈就算完事。“松伢”一下台,戏班的就因为他年龄太小要辞退他,多亏刘叔以小孩演戏价钱低为由,才将“松伢”留在戏班,继续混碗饭吃。

刘小中剧照

在戏班,“松伢”经常得到刘叔慈父般的教诲。“松伢”听着,打心里决心要好好混出个样子,不辜负刘叔一片苦心。

刘叔除教“松伢”许多行班规矩,更多的是教他如何做人,在生活上给他关爱。这时刘叔已经收“松伢”做了干儿子,跑江湖时总安排“松伢”和自己一起吃住,时时悉心照顾他。刘叔在长期漂泊生涯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戏演完了,总要喝两盅,小醉小晕地喝到转钟时分才休息。每逢这时“松伢”总是陪着干爹喝酒,听他絮叨那些讲不尽说不完的人生“哲理”。

这一天,刘叔喝着酒,又絮叨开了:“唱戏是一碗饭,可是要吃这碗饭先得学会饿饭,要做到怎么饿都不离开戏班,那才能成为真正唱戏的。人说“唱了三年戏,不想当皇帝”。其实啊,唱戏的人饱也饱不了三天,饿也饿不了三天。唱戏不在饱或饿,关键是要有骨气,老老实实地做事,不偷不拿,不卑不亢,不阳奉阴违……。我把你带进江湖戏班,希望你做个有出息的人,吃上一口骨气饭。将来你长大了,有喉咙(嗓子)就学唱戏,成个角,没喉咙就学着管场面、衣箱,总之你要给我争气……”。

刘叔讲着讲着,严重的肺病和高血压一起发作,顿时一鼾不起了。"松伢”痛哭失声地跪在刘叔身边:“你老人家的话,我记着了。”

第二天,戏班张罗着给刘叔送葬,"松伢”披麻戴孝,奉位送灵,伤痛不己。第三天,戏班有个姓魏的丑角艺人见“松伢”“喉咙”不错,决定收他为徒,教他唱戏。从他们行了拜师仪式的那一刻起“松伢”算是正式迈上了汉剧的艺术殿堂。几年后,魏师傅也去世了,“松伢”改拜汉剧著名丑角李天中为师,为继师衣钵,从那时起,刘小松遂改名刘小中。几年下来,刘小中跟随两位师傅学习了许多汉剧丑角行的当家戏,如:《打花鼓》、《双下山》、《广平府》、《把总上任》等。凭着这些戏,他渐渐在汉剧界立住了脚,成了一名不大不小的“角”,遂了刘叔当年的心愿。

编导工作创辉煌

1948年秋,一帮汉剧艺人合伙搭建了武昌地区的第一个汉剧戏班,因戏班固定落脚武昌 “共和舞台”(现在为黄河戏楼),故名“共和戏班”。不久,26岁的刘小中带着他的几出当家戏,入伙了“共和戏班”。

共和大舞台:1951.6.25湖北省汉剧工作团建团典礼

1949年武汉解放。6月,市军管会派来一位名叫丁兆一的文化干部进驻共和戏班。9月,戏班决定排演由丁改编的新戏《七夕泪》。由于旧戏班长期上演传统戏,所演剧目都是师徒相传,不需导演。而排练《七夕泪》这样的新戏在“共和班”还是第一次,因为不能沿用旧表演程式,必须有导演,一时间导演成了重要难题。

不久,从未做过导演的刘小中凭带他多年的舞台艺术经验,硬是将《七夕泪》立上了舞台。这是刘小中创作生涯中的笫一部作品,也是解放初期我省戏曲舞台上的第一部革命理材现代戏。这年11月,《七夕泪》参加武汉市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刘小中获导演奖和演员二等奖。仿佛是点燃了刘小中心中的希望之火,仿佛是他巨大的潜在艺术智慧找到了释放的喷口,《七夕泪》的成功,成为影响他此后一辈子艺术生涯的前奏。

1950年2月,由“共和戏班"更名的“群众汉剧团”被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授名“湖北省汉剧工作团”,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诞生的第一个省直艺术院团。从此,一个全部由旧艺人组成的旧戏班——共和戏班获得了新的生命,刘小中也开始了全新的艺术生涯。

为克服剧团没有专职编导的困难,刘小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大胆涉猎编导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他先后创作、改编、整理和导演了40多部各类剧目,成为剧团当时唯一的编、导、演三栖人才。

四大代表剧目

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剧团主演的主要剧目有《屈原》、《春香传》、《光绪与珍妃》、《金沙江畔》、《双玉蝉》、《红嫂》、《夺印》、《窦娥冤》等戏。

其中《屈原》、《春香传》、《光绪与珍妃》、《金沙江畔》为剧团四大代表剧目,分别保留演出了二到三百场,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为剧团造就五十年代黄金时期的主要剧目,大多是刘小中编导的,其中为当时社会广泛公认的四大代表剧目就有三部是他的作品。从那时起,原省汉剧团在社会上享有“改革创新”的口碑达数十年之久。

《血债血还》剧照

而真正属于剧团原创、并为剧团打响第一炮的,则是由刘小中等人编导的大型革命题材现代戏《血债血还》。《血债血还》创作于1951年3月,“编剧:刘小中、管纵;集体导演,刘小中执行。”(《团史》)

刘小中和梅兰芳合影

一上演,《血债血还》在社会上就受到高度重视和隆重礼遇。当年,武汉市公安局在民众乐园召开镇压反革命公审大会时,特別邀请刘小中作为政治代表在主席台前就坐;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专程来汉祝贺《血债血还》演出成功时,特意和刘小中单独合影……

几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们仍常听到上了年纪的观众,不无感慨地谈及当年省汉剧团的辉煌,谈及《血债血还》的演出盛况。今天,无论在原省汉剧团、赴台湾演出的宣传画册上,还是在省汉、楚两院合并府的“地方戏曲剧院”的节目单上,在它的“剧团简历”部分,人们总能看到《血债血还》的字样。《血债血还》就象一座不朽的历史界碑,永远伫立在新旧社会的文化结合部上。

汉剧历史研究走出新天地

以《血债血还》为先河的众多创作剧目,为原省汉剧院确立了“演新戏,走新路”的社会形象,奠定了以改革创新为特色的艺术格局,而在这一形象和格局的打造中,刘小中无疑是功不可没的的主将。

刘小中

随着编导舞台生涯的逐步淡出,刘小中萌生出研究汉剧历史的念头。

对于文化基础不高的刘小中来说,研究汉剧史是远比当演员、做编导更困难、更具挑战性的亊业。当时汉剧几乎没有什么原始史料,汉剧史的研究工作也几乎是片空白,“研究起来非常艰苦、困难,其至要耗费毕生精力”(陈伯华语)。许多人因为研究汉剧是个无底洞,吃力不讨好而不愿涉足其间。

当听说刘小中要搞汉剧研究,有人为他担心,也有人表示怀疑。可刘小中一辈子是个不服输的性格,越是难事,越是在別人看来不可能办到的事,他越要去做。刘小中的决心和诚意,感动了省、市有关部门,在省文化厅和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凭着上面特批三千元经费,他和后来担任过武汉市文化局局长的郭贤栋一起,开始了艰苦的汉剧史研究工作。

郭贤栋谈:发掘汉剧史的艰辛历程

自1980年起,刘小种和郭贤栋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先后花了十多年时间,走遍全省和湘、赣、豫、陕等十多个汉剧流行、传播、繁衍所及省市,深入偏僻的山村,走访汉剧老艺人,采集实物样本。无论炎夏寒冬,不计山高水远,他们年复一年地奔波在力里河山之间:

在河南除旗镇,刘小中曾同108岁的汉剧票友闻绍五老人促膝长谈;

在湖北钟祥石牌镇,他俯身于82岁的汉剧票友何春发老人的病榻前,记录老人的最后回忆;

在湖南汩罗、陕西安康、在襄樊、在荆沙……所到之处,或交朋结友,或踏访古迹,或录音拍照,或倾听乡音。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他们搜集到大量文字、曲谱、文物、口述、图片等各类史料,为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査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刘小中开始了更为艰难的研究工作。星移斗转,暑去寒来,日复—日,年复一年,这项工作几乎耗费了刘小中的整个余生,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1986年,他和郭贤栋共同完成《湖北汉剧历史考察文集》;

初稿1987年,他们的第一部著作《汉剧史研究》成书。

汉剧艺术人师陈伯华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我可以说,这本书无论从观点和史料上讲,都是严肃、新鲜、全面而丰富的。……既有其丰富的史料价值,又有其较高的学术价值,这点……使我感到欣慰。”

1993年,刘小中担任《汉剧志》的副主编,他独立或参与撰写了“源流沿革”、“表演”、“文物古迹”、"演出习俗”等十多个章节的史料;

1998年,省政协“湖北文史资料”笫一、二辑合并出版了刘小中独立著述的《汉剧史专辑》。

此外,他还在全国性或省级报刊、专辑等载体上发表论文40余篇,有的论文受到全国著名学者高度重视,被收人有种要专辑。

武汉市有关部门在2001年为汉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化遗产”,2006年为汉剧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小中等人所做的基础性工作。刘小中和他的志同者所抢救、挖掘的大量汉剧史料及其研究成果,不仅为汉剧“申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和理论保障,而且对今后传承并保护这份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

本文链接:https://www.pindu88.com/article/120955.html

标签: 陈伯华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