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陈冲是哪国人(在美国疫情期间发布日记用文字记录生活)
陈冲回到了她的出生地上海拍摄了一组照片,这座城市有她太多的回忆和情感,有太多的故事发生。
应WSJ的邀请,她拍摄了一组照片,在一组9张的封面照中,陈冲身材依旧保持曲线,风韵气质不减当年。而她刚刚过完60岁生日。
岁月静好
去年3月到5月,陈冲在美国疫情期间发布日记,用长文形式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分享自己的日常感触、诉说与丈夫的情感,与女儿的母女互动,以及对人生与世界的看法。

在“那些时间失去了它的单位,不是几点几分,而是太阳照到哪里”的日子里,陈冲用文字给大家带来现实之外的美好和温柔。
她说岁月:
出门前,我到镜子前梳头,发现额头上方一夜之间长出一小撮白发,跟鹦鹉似的。岁月的到来似乎总是这样,有时它把你忘了,你也就把它忘了,甚至忘得干干净净。然后有一天,忽然想起,好久没去摆弄这个人了。那天你会惊讶地发现,它在你不知晓时已经到来,你太大意了,忘了躲开。
她写初夏:
不知不觉已经是五月了。人们院子里的水仙、郁金香、小苍兰开始枯萎凋谢,它们将落叶归根,回到生下它们的土地;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牡丹、杜鹃、丁香盛开了,牡丹花大得像婴儿的脑袋,在风中轻轻晃动。自然就这样无休止地变换和循环着,生与死从来离得很近,就像光明与阴暗,美丽与恐怖。
她讲日常:
丈夫把沙滩浴巾和毯子铺在野草上,我们静静地坐在上面,像田里的两只大南瓜。偶尔,一朵云彩飘过头顶,挡住了太阳,空气里出现一丝凉意。然而,阴云过后的阳光,就变得加倍的灿烂和温暖。自然似乎总是在提醒我,它赐予的是礼物,并不是理所当然。

她谈宇宙:
从遥远的角度来看,地球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对人类来说,可就不一样了……它是这里。它是家。它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一个人、认识的每一个人、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存在过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点’上度过人生……在宇宙无际的黑暗中,我们的星球只是一个孤独的斑点……有人说,天文学是一种使人谦卑和塑造人格的学问——没有任何东西比这个小小的光点更能揭示人类自负的愚蠢。对我而言,这凸显了人间彼此友好善待、共同珍惜这‘淡蓝色的光点’的责任,这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她的文字是有质感的——恬淡细腻却充满力量,她的文字是精准的——清晰敏锐言之有物。
作为一个表达者,陈冲的文学修养有目共睹。
往日如花
陈冲1961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市。在不久前的2021年4月26日,她迎来了自己60岁的生日。
陈冲的60岁生日选择在家中与家人度过,静悄悄地宛如她的文字,气息绵长,任人遐想。
家中有女初长成,大女儿许文婷已经22岁,小女儿许文姗年方十八,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时代。
许文婷是个学霸,在哈佛大学就读文学专业,在毕业时获得了文学学位荣誉奖和最佳论文奖。
许文姗喜欢演戏,已经在妈妈的影片中崭露头角,颇有“小花”当年的风采。
有女儿如此,陈冲的心里是充满温馨和期待的。
作为演员,陈冲的经历用“辉煌”两字概括一点都不夸张:
19岁,陈冲凭借《小花》中的赵小花的角色获得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百花奖影后。
那个年代陈冲的火爆程度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然而,在国内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陈冲,决定出国留学。那是1981年,她刚刚20岁。
人生起伏
陈冲为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奔走,刷盘子、做服务生。并在美国经历了第一次并不成功的婚姻。
因为发现从事演艺表演工作挣钱最多,陈冲再次做起了演员。
命运之手眷顾了陈冲,1987年,26岁的陈冲来到了《末代皇帝》,在剧中出演皇后婉容。

《末代皇帝》在1988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拿下九项大奖,陈冲还和尊龙一起登台颁奖。陈冲就此在好莱坞打开局面,她充满东方韵味的脸成为美国大荧幕上著名的华裔面孔。
1992年,31岁的陈冲嫁给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心脏病专家-许彼德,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让陈冲真正地安稳下来,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东西方融合的艺术观念。
坦然于世
而前不久的北京,一场特别的幕后摄影展在隆福寺展出。
一组照片展现了1987年陈冲拍摄《末代皇帝》时在故宫片场的情景。
香港摄影师鲍皓昕是摄影师背后的人,他拍下了这部电影的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幕后照片。
《末代皇帝》婚礼场景的拍摄。
北京,故宫,持续的雨水推迟了拍摄,在午门外,来自意大利的助理在现场检查了几百套服装,以便接下来拍摄“驱逐太监”的镜头。
鲍皓昕1985年在香港与导演贝托鲁奇相遇,他在片场协助管理电影中出现的19000个临时演员,这为他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捕捉这些精彩的幕后照片。
在颐和园小湖边,拍摄间隙的两个演员。
宛若时装模特的两个演员。
在《十三邀》采访中被问及“岁月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时,陈冲第一反应是“岁月就意味着岁月,岁月还能意味着什么呀”。

思考半晌她又继续说:“岁月是可以炫耀的东西。我经历与战胜了那么多的痛处,身体上的、头脑里的疾病,这是一个多么可吹嘘的事情。”
对于成长,陈冲从来不是惧怕的:人要有持续的好奇心和持续的学习心,不要有惰性。

就像她曾经在采访中说到的一样:“老没有那么可怕,我觉得可怕的是朽,就是人的思想的固化的一种朽,一种对理想的遗忘和放弃,玩世不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