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内容

冯远征提议演员限酬(严重影响国内影视剧制作品质为何无人限薪导演编剧)

半岛荼靡花2022-09-24 14:04:40文章656

近年来,演员片酬居高不下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内影视剧的制作品质。

很多演员过高的片酬和过低的演技导致的德不配位的问题,引发了广大观众的不满与吐槽。而由于高片酬演员占据了整部影视剧制作的大部分成本,导致近年来5毛特效的粗糙作品层出不穷,进一步规范影视圈片酬畸形现象成为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历经多轮限酬令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也被称为最严限酬令。

其中,有几条核心内容将直接影响电视剧、网络剧的制作,具体包括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提倡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每部电视剧、网络剧中全体演员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全体演员总片酬的70%。此举对畸形片酬和过度注水现象进行了直接打击。

事实上,行业内对于高片酬问题也叫苦不迭,并借近两年的娱乐圈风波之势进行转型。也因此,我们在近两年看到了大量新人演员在相关剧集中占据主要位置。很多传统的流量型、鲜肉型演员的生存空间则被明显压缩。尽管如此,民众对于仍然大范围存在的演员演技和片酬倒挂,鲜肉演员和流量演员占据主导位置的问题表达了不满。

近日,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就娱乐圈高片酬现象也进行了提案。冯远征认为演员应该进行分级评定,并根据评定将片酬分上下限。冯远征的提案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也再一次引发了大家对于明星高片酬背后原因的思考。

01 演员的高片酬与时代的顺风车

事实上,演员的高片酬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时代密切相关。

所有产业的发展都存在增量时代和存量时代的区别。在增量时代,大家各凭本事跑马圈地;在存量时代,大家精耕细作,靠运营能力各显神通。

移动互联网也经历着这两个时代的变迁。移动互联网兴起之时,迎来了用户流量的高增长与大爆发。为了争夺流量,占据领先地位,资本大举进入相关领域。烧不完的钱让用户们享受了大量福利,也让相关平台获得了高速的规模增长,同样的,明星也在享受这个时期的红利。

资本的目标在于最终的套现或流量变现的收割,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短期的高额资本投入都属于战略性亏损。美团、滴滴,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在视频平台领域,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们自然也是烧得不亦乐乎。为了对抗互联网巨头的冲击,卫视们自然也必须迎难而上。

多种元素的叠加,注意力经济的高度宣扬,让坐拥流量的明星们有了“坐地起价”的机会。平台和片方烧的不是自己的钱,还从中获利,满足明星的高片酬要求变得水到渠成。

杨颖在采访中说,自己值8000万片酬,有其时代背景的合理性。另外,#杨颖#也不可能面对媒体和公众打脸说自己不值。

当流量增长见顶,行业进入存量时代的时候,大家必须要靠运营维持生存并盈利。这时候,就要开源+节流了。所谓开源即扩大收费会员规模、商业广告等,乃至被人吐槽的超前点播等手段。节流则直面演员片酬、采购量体,以及增加自制剧。这也是明星片酬开始骤降的另一个原因。

02 被当出头鸟的明星也背了黑锅

流量演员片酬居高不下的背后,是流量导演和流量编剧们也拿着高片酬,并主导着项目的方向。单独将演员高片酬现象拿出来鞭笞,只是因为他们站在台前流量太大,太吸引大家目光。

另一方面,尽管流量演员乃至实力派演员拿到的片酬远远高过其实际价值,但片酬的分配方式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投资方的钱进到项目后,再通过支付高片酬出去,一来一回的操作,有了很多的可能性。

在影视剧投资大热的时候,有很多投资人鳄鱼变壁虎,摩托变单车。但并不是所有的投资方都在赔钱。比如,某投资方发起一个项目,(欢迎关注纳兰泽)吸引很多外行投资者进入,然后进行拍摄制作,到中途发现成本不够需要追加,最后上映也难收回成本导致赔本。

但发起方可能早在锚定创制作团队,规划制作成本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悉心策划。这边有的投资者赔得叫苦连天,那边人连本带利可能早就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说片方赔钱、投资方赔钱,要搞清楚是哪个片方赔钱,哪个投资方赔钱。

演员在其中,大多数时候并非操盘者,只是参与者,却承担了几乎全部的怒火,说不冤其实也有点冤。

03 传统评价体系不足以应对行业市场发展

如果通过传统的评价体系去评价和分级,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为当评价权力被过度集中,且市场失去调节能力以后,整个行业的活力和流动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不管从专业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我们评价一部影视剧作品的好坏都不会仅限于演员的规格或制作成本。作品本身的类型定位、市场定位、受众定位都影响着作品的评价。

艺术片、纪录片和商业片不可能用同一个维度评定,自然也不可能用同一套演员评价体系去确定。

Z世代的年轻人也不可能强行要求去看中老年的演技派演戏,二次元、穿越和玄幻题材也不可能受到前浪们的普遍欢迎。

演技是对表演能力的一种肯定,但并不能完全代表着剧本、类型、市场的选择。

04 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并不是好的选择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就曾尝试过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种形态是经济自由主义,亦称“不干涉主义”,是一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在20世纪前中段,(欢迎关注@纳兰泽)因为种种弊端被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取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阶段性瓶颈期,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并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无不是在国家干预下的有限度市场经济。

所以,鼓吹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片面强调完全开放市场竞争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05 除了限酬,增加这几个限制很有必要

目前对“高片酬”的限酬方案对提高影视剧品质,控制成本过快增长,增加更多影视剧的投资从而带来更多的行业就业机会,存在着很多好处,规范作用和促进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最新的高片酬限酬令,规定主演片酬占比不得超总预算的28%。三大视频网站联合6家影视公司公开声明,演员总片酬不得超5000万。

与之带来的是很多后浪演员获得了演出机会,制作品质明显提高。靠流量演员扎堆,片面追求流量的情况急剧减少,新老搭配的情况越来越多。对于这点,笔者纳兰泽在2018年曾发布文章《“将夜”猫腻和陈飞宇绝不会想到,他们或成为影视圈的里程碑!》,对目前的行业进行了准确预测(这篇文章当年被不少人抨击)。《将夜》猫腻和陈飞宇绝不会想到,他们或成为影视圈的里程碑!

但限酬令减少了演员的单片片酬,未必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度和敬业度。所以,除了限酬,还需要增加一些限制逼迫提高作品品质,比如增加限制文替、限制轧戏、限制不背台词等。可以相信,当演员不允许片场靠“1234”糊弄,不允许同时串两个以上片场,不允许全靠替身和抠图演戏时,他们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接到和拍好更多的戏。

演员的高片酬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其现象背后有很多其它的决定因素,我们在关注其现象的同时,也需要呼吁整个机制和体系的进化。另外,比较幸运的是,作为朝阳产业,影视剧行业不用担心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情况。

只是,我们不要非此即彼,步入极端,而是需要综合衡量,多管齐下,才可以让市场更加规范。

虽然明星赚多少钱不管我们的事,但毕竟我们希望看到好剧不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

本文链接:https://www.pindu88.com/article/123109.html

标签: 冯远征
分享给朋友:

“冯远征提议演员限酬(严重影响国内影视剧制作品质为何无人限薪导演编剧)” 的相关文章

冯远征的演员(虽然冯远征需要名气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会参演只有好的作品不管角色大小才会参演)

冯远征的演员(虽然冯远征需要名气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会参演只有好的作品不管角色大小才会参演)

2022年7月2日到7月12日,是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年纪念演出,其中经典话剧《哗变》最受欢迎。该话剧是由冯远征、吴刚、王刚、高冬平、丁志诚参演,是“人艺五虎”,实力派演员。能在这个舞台上看到他们5个人同台表演机会难得。因为冯远征在娱乐圈几乎消失不见。自从进圈之...

冯远征吴刚等戏骨罕见同框(官方认证的人艺五虎更是一现身就赢得满堂喝彩)

冯远征吴刚等戏骨罕见同框(官方认证的人艺五虎更是一现身就赢得满堂喝彩)

近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庆祝建院70周年特意举办了多场纪念演出,台前幕后都是大腕云集,不少影视界的重量级老前辈全都现身支持,规模空前,让不少话剧迷朋友激动不已。其中官方认证的“人艺五虎”更是一现身就赢得满堂喝彩,反响热烈。视频中,在话剧开始前的媒体见面会上,被...

冯远征携66岁妻子聚会(亲密搂肩甜蜜依偎把姐弟恋过成浪漫童话)

冯远征携66岁妻子聚会(亲密搂肩甜蜜依偎把姐弟恋过成浪漫童话)

6月12日,演员冯远征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动态,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69周年。照片中,58岁的冯远征身穿白色T恤,老婆梁丹妮身穿黑色条纹长裙站在旁边。冯远征右手还搂着梁丹妮的肩膀,老夫老妻相互依偎的画面非常甜蜜。梁丹妮此次现身还特意打扮了一下,脸上化着精...

知名老戏骨冯远征(在《人民日报》怒怼小鲜肉演员十分浮躁)

知名老戏骨冯远征(在《人民日报》怒怼小鲜肉演员十分浮躁)

冯远征因为曾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出演大反派,一度成为很多人的“童年阴影”。不过冯远征本人却与角色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为人随和学识渊博。近年来冯远征一直致力于出演话剧和进行学术研究,近期他更是在《人民日报》上撰文,针对当前最热门的流量明星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专访演员冯远征(虽然60岁还能干很多事情还能很愉快地玩耍)

专访演员冯远征(虽然60岁还能干很多事情还能很愉快地玩耍)

别人眼中的好机会,他选择放弃△冯远征“对话 冯远征四月初,我们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见到冯远征。他正带着演员,为即将上演的话剧《日出》排练。对于冯远征来说,今年是很特别的一年。除了要迎接人艺建院70周年,作为副院长,今年也是他在任的最后一年。人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