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内容

采访马崇仁先生(聊京剧音配像背后的那些事京剧流传至今200多年了)

半岛荼靡花2022-09-27 11:06:01文章550

1996年笔者曾到位于西直门桥西北角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拜访中国京剧音配像的舞台导演之一(另一位是迟金声)、著名京剧大师马连良的长子、时年74岁的著名京剧演员马崇仁先生。

马崇仁(1923-2015)和夫人住在狭窄的独居室内,交谈中我注意到,老人家身材魁梧,得有1米80的身高,宽额阔面,特别是鼻子通直,又高又大,说起话来瓮声瓮气,使的是丹田气。

马崇仁先生介绍说,这一工程早在1984年8月就开始建组运作了。开始时的任务就是要将近代京剧舞台上各个流派艺术家们留下来的录音重新整理。有关部门提供了数百盘保存已久的原版声带,可是其中有相当部分的磁带已经被删剪,缺少大量的场面上的锣鼓点。张君秋等老艺术家就对着老录音带认真、仔细、反复聆听,尤其对那些“先天不足”的残缺带,千方百计地将其修复。作为舞台导演的马崇仁对每出戏都要求根据当年原唱中的唱腔、台步、舞蹈、开打等实际情况,指导现场乐队补上场面上的锣鼓经,进行打“补丁”似的二次加工。

而摄制“音配像”的录像时,则需要一反京剧舞台上乐队跟着演员走的常规,而是倒过来,要配像的演员跟着复制好的录音带去做表演、对口型,其技术难度之大是常人想象不到的。有时一位配像的演员会因为小锣不够数,走不到镜头视野中心来或者口型未对准,一出一个小时的戏,需要反复多次录制。炎热的夏季里,演员要勒头、穿莽、扎靠,一场戏拍下来6层的衬里内衣全都被汗水浸透。

马崇仁先生介绍说,对配像演员的选择是非常严格的,各流派的戏一般是循着其有成就的后人与优秀弟子并重的原则。比如录制《十道本》这出已经绝唱40多年的大戏时,就选择了马派高徒张学津和谭派传人高宝贤合作。这出戏仅于1955年由马连良和谭富英两位大师在北京京剧团组建时演出过一场,所以整理起来得完全靠张君秋和马崇仁给演员说戏。

已逾花甲的谭元寿先生则担起了文武并重的《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和《定军山》等戏的录制工作。叶派小生名剧全部由叶盛兰先生的公子叶少兰配像,叶少兰无论神形还是吐字、做派、台风均酷似乃父。张君秋先生的代表作《状元媒》《怜香伴》《刘兰芝》和《望江亭》等,则由他的老搭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雪涛和优秀的张派弟子配像。

马崇仁先生还深情地回忆起为自己的父亲、京剧大师马连良生前宏著、京剧《赤壁之战》录制的情形:在《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目录中,208-209是群星云集的恢宏大戏《赤壁之战》,其中配音演员有:马连良、李少春、谭富英、叶盛兰、裘盛戎、袁世海、孙盛武、李和曾、景荣庆,为他们配像的演员是:张学津、谭元寿、高宝贤、叶少兰、李长春、袁世海、黄德华、辛宝达、景荣庆。这些位哪个单“拎”出来都是杰出的京剧大师或名家,这出戏无论剧本、内容、场面、唱做舞打皆称高端范本。

马崇仁先生还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裘盛戎先生的公子裘少戎,当时已经身患绝症,仍坚持录制了裘派名戏《姚期》《赤桑镇》和《将相和》等剧,这几出戏录制完成不久,年仅39岁的裘少戎便英年早逝了。

马崇仁当时感慨地说,京剧流传至今200多年了,经久不衰,是以老带新一辈传一辈不断发展创新的结果。尤为令人敬佩的是81岁高龄的袁世海先生,宝刀不老亲自登台录制了拿手戏《坐寨》,还指导弟子刘永贵录制了《盗马》。

音配像的制作,有子承父业的叶少兰、裘少戎,有夫妻联袂的刘秀荣、张春孝,也有师生传承的张学津、孟广禄,以及诸多的有识之士。录制中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张君秋先生一定会请来援兵——自己的夫人谢虹雯女士。谢老师有见地也有气场,她常说:“老录音带残缺了怎么复新?只能把健在的老演员请来听诊、开方子。”于是照方抓药,大家一起听,一起回忆,在老带子上一点一点打补丁,终于以旧换了新。

有一天,李瑞环同志见到张学津就鼓励他:“你干得很不错,你给马先生留下了宝贵的形象,这也等于是尽孝,也不枉马先生培养你这么多年……”

由此,我终于明白录像演员不是那种张嘴不出声的假唱,而一定是该说的时候说,该唱的时候唱,在电视后期制作时再由编导做技术处理。与之前的历史录音结合,是将视频和音频先分离再合成的一个操作程序,基于老录音带每段唱腔时间去限制配像演员的表演,如果口型、动作对不准,还需要从头再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

本文链接:https://www.pindu88.com/article/123584.html

标签: 马崇仁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