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印质明逝世(老戏骨用自己的一生来表达了对妻子忠贞不渝的爱)
印质明一生出演绎了许多经典影视作品,转型成编导后逐渐淡出大众视线,在1997年时因妻子蒋新岑病逝,印质明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
面对爱妻的离世,他毅然选择孤独一生以表真心,这样的感情难能可贵。
敬业演员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那个年代每个演员都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
印质明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演员。可是这么一位声誉极高且拥有众多粉丝的演员,却直到36岁才结婚。
晚婚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印质明把他的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自己最钟爱的表演事业中。
他第一次参演电影时已经26岁了,相较于其他演员,这个年纪对演戏已经是驾驭娴熟,而他才刚开始起步,所以极为投入。
印质明在银幕上的形象通常都是温文儒雅的"侦察员",而他能有这种儒雅的气质都要归功于深厚的文学功底。
印质明出生于1928于河北省的一个富商家庭,从小衣食无忧。父母对他仁慈和蔼,给予开明教育。
然而真正改变印质明一生的人,则是他的语文老师张洁忱。这位老师讲课不用课本,而是将身边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听张洁忱老师的课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张洁忱老师很喜欢戏剧,因此在讲课的时候也会讲一些关于戏剧的理论。印质明对老师讲的这些很有兴趣,久而久之甚至迷恋上了戏剧,在内心暗暗发誓将来要成为一名演员,为观众带去精彩的表演。
事业初发展
长大后的印质明对戏剧的喜爱只增不减,他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戏剧还是在高中时参加话剧社的演出。
印质明高中毕业后,父亲曾希望他子承父业接替家里的产业。
但当印质明看到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宣传的时候,小时候立下的志向又开始冲击着他的思想,最终印质明决定去学习电影专业。
要想去就必须得有校方的介绍信,但是由于印质明以前没有学习过任何有关影视方面的知识,校方总是以没有基础为由拒绝他。
知道他的故事后很多朋友开始为他出谋划策,在这些朋友们的帮助下印质明终于顺利得到去北电学习的机会。
印质明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在学校的表现非常突出,最终印质明以优异的成绩在1953年顺利毕业,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学院最早的一批学生。
毕业之后的印质明成功做起了演员,他分别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做过演员。
1954年印质明处女作《英雄司机》登上银幕。
而真正让印质明开始出名的其实是一年后的《神秘的旅伴》这部剧。印质明在剧中担任男一号,经过了整整一年的历练印质明在这部剧中的演技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不过要是说印质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部剧。应该非《铁道卫士》莫属了,印质明在剧中饰演的高健“俘获”了无数人的心。
《铁道卫士》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我国公安科长高健得知敌方间谍妄图炸毁前往朝鲜军用铁路,为了粉碎敌方间谍的阴谋亲自担任卧底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敌人的行动计划,带领公安们在敌人计划实施前采取应对行动,在列车上经过了一番殊死搏斗之后最终抓获敌方间谍,顺利把大批军用物资运往朝鲜这一故事。
印质明在剧中所饰演的高健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在与叶琳琅饰演的女特务王曼丽的交手时体现了高健的智慧,而在同罗泰饰演的敌方特务马小飞的搏斗中则体现了他的勇气。
无论是在表情还是动作上印质明都拿捏得非常到位,这也使得观众们深刻地记住了这个机智勇敢的“高科长”。
忠于爱情
成名后的印质明在1964年时决定离开长春电影厂,然后返回了他的家乡,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转型当起了编导。
成为编导后的印质明在一次采访活动中,遇见了那个能陪伴自己一生的人,也就是他的妻子蒋新苓。
蒋新苓当时在一家报社做记者,年轻漂亮又有学识。在与蒋新苓的交谈中,印质明喜欢上了这个女孩,不久后两人开始交往。
虽然当时印质明已经36岁了,但对待感情却十分的认真单纯,两人的交往过程十分顺利,没过多久便一同手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婚后两人非常恩爱,蒋新苓很支持印质明的事业,总是在背后默默的关心着他,做他背后的女人,陪着他度过事业中每一个困难期。
后来蒋新苓顺利的为印质明诞下一儿一女。但是在印质明与蒋新苓相濡以沫三十多年后,蒋新苓于1997年时不幸病逝。
妻子逝去,印质明极为悲痛,心情也跌倒了低谷,在回忆中残度余生。
后来,儿女因工作原因不在身边,许多人朋友都担心年岁已高的印质明不能照顾好自己,便劝印质明再找一个老伴,彼此之间能有个照应。
但是印质明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别人的好意,表示他这一生只有一个妻子,那就是蒋新苓。
随着年龄的增长,印质明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甚至做过几次心脏手术。
2008年,印质明去世了,享年80岁。
印质明与妻子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正如电影《归来》中妻子对丈夫几十年的等待,即使最后痴呆也从未忘记。
老戏骨印质明就用自己的一生来表达了对妻子忠贞不渝的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