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内容

揭秘豫剧泰斗周海水弟子(使用的舞台居住的窑洞被乡亲们视为文物保存了下来)

半岛荼靡花2022-09-28 17:36:32文章494

穆沟村地处荥阳西北,巩义东北的西安一洛阳一开封的官道上,周朝时就已形成村落,称坎陷。村子大,人口多,在外经商的也不少,因此开化早,接受文化熏陶快,爱戏、唱戏、支持戏 剧文化发展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穆沟村的天仙庙供奉着轩辕皇帝原配,自古以来,每逢三月十五,腊月初九庙会,就有社火、戏曲助兴,到民国年间,因豫剧泰斗周海水和他的弟子“十八兰”经常参与更是红火。

说起周海水和他的弟子“三兰一香”和“十八兰”与穆沟村的缘分,真是鱼 水情深、千古佳话。旧社会,人们虽然爱看戏,却歧视戏班和演员,说他们是下 九流。但穆沟人却不然。一九三一年周海水带领他的弟子初到开 封演出,遇到很多困难,豫茂煤厂老板穆沟村人牛师孔得知后遂 鼎力相助,使周海水戏班一举唱响开封。自此牛老先生经常资助, 结下不解之缘。来来往往几十年不曾间断。

牛师孔为周海水在太乙班第一期的弟子“三兰一香”即:汤兰香、苏兰芬、常香玉、苏兰芳的“兰”为辈给以后弟子取了名字,即后来太乙班第二期的弟子,也就是第二期的豫剧名伶“十八兰”,每人一面 小旗。“十八兰”即:豫剧界公认的十八兰是:毛兰花、崔兰田、罗兰梅、车兰玉、李兰菊、王兰琴、刘兰玉、汪兰巧、周兰凤、张兰宝、张兰秋、陈兰荣、刘兰仙、郭兰仙、祁兰芳、马兰凤、刘兰英、张兰青……,

在牛师孔的带动下,穆沟村的一些商人、富户纷纷出资出力 资助周海水的戏班。使其人才辈出,日渐壮大。穆沟村专门为戏 班建立了舞台,打了几孔窑洞(今称戏坊窑),他们经常在穆沟排练、演出,时间久了,他们把穆沟当成了又一个家,穆沟人也 把他们当成了村民。很多人都能叫出大师姐“三兰一香”和师妹“十八兰”的名字。连一个叫牛长庚的弱智 人张嘴也能喊出师姐汤兰香、苏兰芳、苏兰芬、常香玉和师妹毛兰花、崔兰田、等,更有一些演员在穆沟 认了干亲。其中最有名的是十八兰之一的崔兰田拜穆沟村牛松茂为义 父,牛松茂在世时崔兰田大师为他祝寿,去世时为他奔丧,一九六二 年生活困难时又将牛松茂的二儿子安排到安阳工作。崔大师在上 世纪八十年代写的回忆录中还专门写了戏班在穆沟村活动的历 史。

大师姐“三兰一香”之一的汤兰香(《花木兰》中花母的扮演者)认禹士元为义父,常 香玉、赵锡铭认牛师孔为义父……,真是亲如一家。以至解放后,剧团在开封、郑州演出,一些售票的和门卫看到是穆沟人,就不 要票直接把他们领进去。有两件事在我脑海里记记犹深。一是有 一年秋收大忙时节,剧社没有底戏,那时剧团积累不多,光吃闲 饭不挣钱是不行的,于是他们又回到了穆沟村,村民们一见剧社 有困难,有的送米,有的送面,有的送菜,有的捐钱。演'员们有 了吃喝,白天和百姓下地干活,休息时在地头上为百姓清唱,这 样不过瘾,百姓和演员一齐动手,搭起了舞台,台前还贴了一幅 大对联,上联是:好海水,好银聚,好十六兰(当时还没有发展 到十八兰),下联是:忙收秋,忙看戏,忙两三天,横批是:忙中取乐。

另一件事是:一九四一年,“三兰一香”的师姐汤兰香和.赵锡铭结婚,婚礼在穆 沟操办的情形。牛师孔为赵锡铭 主婚娶儿媳,禹士元为汤兰香主婚嫁闺女,送客都是当时穆沟村的知名人士。六乘花轿,两班响 器,吹吹打打,晃晃悠悠在村里转了好大一会儿。形势浩大,隆 重热闹,穆沟村前所未有,连汜水、巩县县城的人都来看热闹。 四盘菜是在舞台上吃的,交杯酒是在舞台上喝的,周海水亲自主 婚,仪式结束后,他们的老师周海水、周银聚、张同庆及师姐师 妹们同台演出,一直闹到后半夜观众还不肯离去。禹士元和我家 住邻居,解放后我亲眼见汤兰香几次把禹士元接到郑州住,彼此 象亲父女一样。从我记事起,周海水的戏班每逢穆沟年会、庙会 都会来演出。他们使用的舞台、居住的窑洞被乡亲们视为文物保 存了下来。时时缅怀豫剧泰斗周海水、“三兰一香”和“十八兰”与穆沟人的鱼 水情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

本文链接:https://www.pindu88.com/article/124018.html

标签: 周海水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