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丞相的男演员(他演遍人生百态却依然不忘初心)
“李老师这么辛苦地拍摄,你怎么就不疲惫啊?”
“从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前,我就不知道什么叫疲惫。”
没过一会,儿子的电话打了过来。
“爸!你又在激动什么啊?”
“我如果不激动,连话都不跟你说。”
不能否认的是,李保田绝对是中国影视剧中的代表人物。
他是《宰相刘罗锅》里勾着背铁面无私的刘罗锅,
是《神医喜来乐》里善良耿直,医术高明的喜来乐。
如果说起娱乐圈里有名的老艺术家,那李保田的名字一定榜上有名。
那时为了演戏,14岁的李保田独自离开家乡,
在给父亲留下的日记里写道:
“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让老李同志,接成名成角的小李回家!”
之后他做到了,一路风生水起。

如今,75岁的李保田逐渐销声匿迹,
甚至惨遭13家影视公司的联合“封杀”。
直到2020年金鹰奖的颁奖典礼上,我们又有幸看到了他的身影。
那时的他已满脸憔悴,
回顾李保田的这一生,
他的今天,离不开一个“倔”字。
01
1946年11月28日,李保田出生在美丽的江苏省徐州市。
从小他就是个小“戏迷”,只可惜家里并不是很富裕。
为了看一部戏,他经常跑到离家几十公里的戏院,
即使脚上磨出了血泡也会继续往前走。
没钱买票的李保田就蹲在戏院的门口听上一天,
如果有幸可以捡到别人丢掉的票根,那还能进去看个末尾。
看戏对于李保田来说绝对是最幸福的事情,
时间久了,他自己也想跟着演演。
他把自己想演习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却遭到了他的强烈反对。
在当时的社会,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于父亲的想法之中,
他认为只有通过上学走出来的路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这样的想法就是不务正业。
更何况家里的经济条件根本不能满足他去学习戏剧。
李保田每天幻想着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样子,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去。
1960年的某一天,突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江苏的戏曲学校突然来到了徐州市招生,李保田赶紧跑过去报了名,
幸运的是,经过重重的选举,他被录取了。
他把这个消息回去告诉了父亲,
可父亲一听简直是气急败坏,拉着他就是一顿揍。
“就算我死在外面,也不会承认你是我的儿子。”
可尽管父亲说了这样的话,李保田依然没有选择放弃。
他坚持要去学戏,14岁的李保田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他在桌子上给父亲留下了字条,一声不吭地背上自己的行囊,
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这一走就是五年。
进入戏团的李保田非常的努力,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那时正值“60年代”,每个月给他的36斤饭票根本不够吃。
他每天靠蹭饭和喝开水强撑着坚持下去,好几次练着练着就会体力不支。
就在准备分科的时候,他被分配到了“丑行”,
这并不是李保田所希望的,他只喜欢京剧。
还没学几天他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所有人,得到的却是一阵阵的嘲笑声。

剧团里都是农村来的孩子,只有他一个人是城里来的,
身处他乡的李保田第一次受到了排挤。
但一颗热爱戏剧的心还是让他坚定地留在了那里,
即使生活不尽人意,但他从来没想过要放弃。
02
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加上营养不良使他患上了伤寒,
40多度的高烧把他折磨得生不如死。
即使身体已经变成了这样,他还是强撑着每天训练演出,
这一下子就是半个月。
有一次乡下演出,李保田的病情已经十分的严重,
剧团里的一个领导看出了他的异样,立即喊来了秘书把李保田送回了徐州治疗。
等他醒来的时候,身边坐着的既然是4年多未见的母亲。
家里一直以为李保田早已经死在了外面,天天悲伤欲绝。
而当时父亲也正在不远处的高干病房里躺着,怄气的俩人谁也没去看过对方一眼。
有一天,熟睡的李保田突然感觉的有人在挪自己的手,
他猛地睁眼一看,原来是父亲偷偷地来看自己,
父子俩再也绷不住了,父子俩之前的隔阂在那一刻全部化解了。
“我呆望着他,抑制不住哭了。这是我离家出走4年来第一次见到父亲。”
虎毒不食子,父亲虽然生气但毕竟他还是爱自己的儿子的。
李保田下定决心,一定不要让父亲失望。
病好后,李保田又回到了剧院,还是不回家。
一气之下父亲摔下了李保田的日记本大喊道:
“你是永远也成不了大演员的。”
好不容易和好的父子感情再一次破裂。
两年后,李保田接到了电话,父亲病危了。
他赶紧赶回家中,生命垂危的父亲望着自己的儿子结结巴巴地说完了最后一句话:
“你是家里的老大,要照顾好妈妈和弟弟。”
那一刻,一直以来倔强的父亲哭了。
长大后,他们俩再也没有好好说过话。
父亲去世后,李保田难过了很久,他对母亲说别怕还有我在,
却遭到了母亲的怒吼:“不用你管!”
或许这么多年来李保田从来没有让父母省过心,
即使在父亲最后一刻也没能好好说上一句话...
走出病房的他瞬间红了眼眶,
父亲的这件事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时他的情绪总是很激动,说着说着就开始哽咽。
他说:“我多希望一切能再重来,给我个机会,能帮我把和父亲之间的怨气化解”。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么多年来自己的脾气太倔了,活得好混蛋,也该长大了。
03
1966年迎来了特殊时期,李保田也因此受到了波及,
他从地方剧团被调回了徐州文工团。
在剧团的16年他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他一心钻研演技,
演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年龄越来越大,他慢慢地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1978年,32岁的李保田准备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只可惜,当时的领导不放人。
李保田着急了,他找到领导软磨硬泡想让他赶紧放行。
当时的领导心想:
“李保田区区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怎么可能考得上大学,就算让他走也不一定能考得上。等他到时候落榜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最终领导决定放他走,考不上他还会回来的。
就那样,他每天开始刻苦学习,一心为考大学做准备。
他说:“我拼上所有的力量,连续六个月黑昼不分,考试那天全身麻木,几近虚脱。”
在天上的父亲或许看到了李保田的努力,李保田收到了中戏的录取通知书。
1978年秋天,他来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干部进修班,
这对于李保田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

进入学校,他的每天都在学习中度过。
“我一晚上能演六个角色,不化妆,就用我在舞台上锻炼出来的基础,场场笑声,每个角色都笑声不断。”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了舞台上,享受着表演带给他的快乐。
由于成绩非常优秀,学校决定让他留校继续当老师。
想留下当老师学籍是需要转一下的,在这任职期间工资只能象征性的领一点点。
可这对于当时的李保田来说根本不够用,
他的家里还有母亲和弟弟妹妹们要靠他养活。
为了省钱,他只吃几乎一毛钱一袋的方便面,
其他时候也不敢乱花钱,每天省吃俭用的。
就这样坚持了两年,闹了不少胃病。
04
在大学里,他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李保田的命运也开始转变。
眼看着37岁的李保国就要撑不住了,
上天立马给他打开了一扇窗。
1983年,电影《闯江湖》的剧组找到了他,
希望他能利用之前在剧院学到的“丑角”功底。
李保田同意了,他饰演了电影中的“张乐天”。
电影拍摄的很成功,这立马解决了李保田一家的温饱问题,
也让他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两年后,他又拍摄了影片《流浪汉与天鹅》。
为了更好的贴近人物的形象,李保田在太阳下进行了暴晒,
甚至好几次都被晒伤了。
因为电影需要,他还去学习了划船,这一划就是20多天。
他对演戏的认真程度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到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拍摄的这部影片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那年,李保国39岁,人到中年,大器晚成。
可似乎上天并不想他过的太顺利,李保田最小的弟弟发生了意外。
在新疆写生时,弟弟不幸发生了车祸,当场去世。
李保国自责不已,他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没有本事弟弟才会因为省钱搭别人的顺风车。
父亲去世加上弟弟遇难,这些家庭变故给了李保田不小的打击。

他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可为了演戏他又不能这样,
没有办法李保田开始吃安定药,这一吃就是30年。
“我一点都不开朗,千万不要觉得我开朗,我可以演开朗,可以演活泼,但我自己不开朗。”
生活中的李保田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
1987年,女导演黄蜀芹准备拍一部表现河北梆子的电影《人、鬼、情》,
演员里还缺少一位女主角秋芸的养父,
那是一位经历过内心坎坷压力的人。
这时导演想到了李保田,她觉得这个角色他再合适不过了。
最终,李保田没有辜负导演的重望,
他把养父内心复杂的情感都流露了出来,他演活了这个角色。
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
李保田凭借这个电影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称号。
他也获得了更多人的观众。
1990年他出演了电影《过年》,
这部戏里44岁的李保国和62岁的赵丽蓉搭戏演一对老年夫妇。
这极大的考验了演员的演技。
外形上绝对可以过关,但年龄的差距绝对不是一点半点。
这一次,李保田依然没有让大家失望。
他和赵丽蓉默契的表演惹得观众阵阵欢笑。
05
那时,张艺谋的名字早就名声远扬,

他找到李保田,想让他出演自己的电影《菊豆》。
这部电影对演员的演技考验还是很大的,
但李保田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实力,
电影上映后大火。
随后他又跟着张艺谋连拍了两部电影,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有话好好说》
一部是知识分子,一个是黑社会老大,
角色反转不是一般的大,但他总能招架得住。
多年后,在张艺谋的眼里,李保田依然是中国最伟大的男演员之一。
“演什么角色都要有真,真就包括像、包括介入角色深层次的魂魄,不仅外表像那个角色,连精神也要接近,你就算做不到彻底,也要做到几分像。”
从金鸡奖、百花奖到飞天奖再到戛纳电影特别奖,
此时的李保田已经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成为国际上有名的演员。
1994年,李保田迎来了事业的顶峰。
他和王刚、张国立一起出演了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在里面他饰演了每天勾着罗锅,才高八斗,铁面无私的刘罗锅。
他与王刚的对峙戏惟妙惟肖,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在电视剧里,他的随便一个眼神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出戏。
当时他饰演的刘罗锅还被评为30年最难以超越的“10大经典荧屏形象”。
那年,李保国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
剧里的三个主要演员被观众亲切的称为“铁三角”。
拍完戏以后,张国立变成了“皇帝专业户”,王刚也变成了“和珅专业户”,
可李保田却没有停留在“刘罗锅”这个角色的光环下。
反而称再也不会和他们合作,这是怎么回事呢?
06
“戏好人清高”是许多网友对李保田的评价,
但这似乎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他对表演的认真态度是有目共睹的。
李保田自己也称,不会总饰演同类型的角色,
他想挑战更多不一样的戏。

可当被问到为什么不会被合作时,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的,这并非孰对孰错的问题,只是因为性格上有差异,对事情的看法不同。而且,相比大腕,我更愿意与没有出名的年轻演员合作,处在发展时期的演员更加上进,他们想出名,所以他们对自己有要求,会努力将角色塑造好。”
王刚有个收藏的爱好,据了解当时王刚总是接到拍卖会的电话,
他为了不错过好的藏品,几乎每个电话都会接听,
这就会让工作进度耽误很久。
张国立也总是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会耽误好几天的工作。
这些事情给认真严肃的李保田留下了许多不好的印象,
自己有时还会发飙,表示自己对不敬业演员的不满。
李保田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待工作他绝对是一丝不苟的,
他不是没戏可拍,每天找他的剧本数不胜数,
但他只想创造几个好剧本。
2003年,57岁的李保田又演了一部好戏《神医喜来乐》。
李保田精湛的演技再一次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迎来了一大波好评,大奖拿到手软。
2004年,他拍摄了影片《钦差大臣》。
在这部剧中他不仅是主演,还负责艺术总监。
公司给李保田约定一共拍30集,酬劳是300万。
可到最后电视剧播放的时候却剪辑成了33集。
李保国看不下去了,他痛斥了公司“注水”的行为,
并且一气之下把北京时代春天影视公司告上了法庭。
向他们索赔人民币190万元。
最终李保田胜诉,但公司却不解气。
春天影视公司决定封杀“李保田”,并发表公告称他为“戏霸”,
而且还联合了其他十几家公司请求联合封杀他。
可跟他合作过的演员都清楚李保国演戏认真严谨的态度,
在他们眼里“戏霸”或许是对李保国的一种赞美。
可结局不管怎么样,“李保国”的名字确实慢慢的消失在了大荧幕上。
07
十几年过去了,2020年在金鹰奖的颁奖典礼上,
我们又再一次的看到了李保国的身影,
这一次他获得奖项是“终身成就奖”。
他的演技不得不说可以堪称为一段神话,
他总带给我们不同的角色,总为观众着想,
“老演一个角色小心观众反胃,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并不容易,但破坏却很容易。”
如今屏幕里的他已到达了暮年,真的变成了一个老头。
领奖时他昂首阔步,依然神采飞扬。
现场的嘉宾纷纷为这位“老艺术家”致敬,掌声响满了整个大厅。
他的获奖感言依然朴素真实:“这么多年,为大家服务少了,不是没机会,而是没有适合的角色,待以后若有合适的角色,一样会为大家服务。”

李保田就是这么“倔”的一个人,他似乎不懂的什么变通,
在他的心里只想创作出一部又一部好的作品,
来表达自己对表演的热爱。
“我任性,从小就任性,学都不愿意上就从家里跑了。搁现在,我这性格可能都活不下来。但那个时代运气好,挨过饿、闯过鬼门关,还能混过来。我在创作上强势,艺术创作上更是敢与所有人为敌,这能不固执,不自以为是吗?”
任何角色在他的演绎下都可以变得有意义。
他演遍人生百态,却依然不忘初心。
这就是李保国,一位热衷于表演的“老艺术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