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评论国外明星(我不相信中国的演员都是这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一直以来陈道明都以仗义执言,口无遮拦著称,在如今这个流量明星盛行的年代里,陈道明仍然独树一帜,坚持自己的一贯作风。
我们常常能从各个渠道获悉陈道明发表的针对于“小鲜肉”、“小仙女”们的各种负面言论。但如果你认为陈道明只是以一个前辈的姿态打压年轻演员,只会给影视圈泼冷水的人的话,那这种理解可能是不准确的。

所有对行业现状的批评其实都源自于陈道明对于表演的热爱,他也从不认为针对影视行业的批评就是消极的,相反,恰恰正是因为今天在影视行业大家都充当“和事佬”,不愿意得罪人,才导致行业内出现如此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在陈道明看来,过去我们的观众其实就是评论家,从前我们有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作为文艺工作者,实质上还是服务于老百姓,丰富普通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便是文艺工作者们的职责。
在此之前,像李诚儒、汪海林都曾因犀利批评一些不称职的演员,和一些不好的行业现象而备受争议,有人说他们“毒舌”,有人说他们是嫉妒,也有人说他们是炒作,蹭热度。
在他看来,观众们批评我们的演员,同行们批评我们的影视作品还并不能算是影视行业的悲哀,如果有一天观众们连骂都懒得骂了,那才是对我们的工作成绩最大的鄙视。影视行业需要这些人站出来说公道话。

当然,作为行业里的前辈,陈道明当然不仅仅只限于对行业内的批评,他也常常会为我们自己的演员鸣不平。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票房纪录不停被刷新,但口碑与票房兼备的佳作却少之又少。
这跟我们的剧本有关系,跟导演有关系,跟“服道化”有关系,自然也跟演员的表演有关系。而陈道明也有自己的理解。近年来中国的电影赚钱越来越多,电影的投资环境自然也就越来越好,许多人愿意斥巨资投资电影。这样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预算去聘请国外的好莱坞大牌演员。
但国产电影请“外援”的成功例子凤毛麟角,如果说张艺谋在《金陵十三钗》当中请来的好莱坞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还算中规中矩的话,那么后来大牌云集的《长城》就不敢恭维了。在电影《长城》当中,好莱坞顶级影星马特·达蒙拿到了2000万美金的天价片酬,最终给这部电影带来的是8000万美元的亏损,和广大观众们的口诛笔伐。这是一部典型的口碑和票房双扑街的失败之作,豆瓣评分几乎创造了历史记录。
那一年的马特·达蒙在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时候也遭到了台上主持们的奚落,大家说:在卡西·阿弗莱克拿下小金人的时刻,马特·达蒙却远赴中国拍摄了一部教中国朋友说英文的电影。
事实上《金陵十三钗》虽然在口碑上没有一败涂地,但票房却亏损了3亿人民币。坦白说在2011年,6亿票房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数据了。但《金陵十三钗》巨额的成本拖累了该片的收益表现。制片人亲口透露,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片酬是按天收的,一天200万,影片最后拍摄完成光付给贝尔的片酬就高达1.2亿人民币。与其说大伙是进行一个集体创作,反倒不如说整个剧组上百号人都在给贝尔一个人打工。

对此,陈道明也看不惯。他认为,华语片请老外的理由,除了发行渠道的拓宽,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因为中国制片方盲目迷信好莱坞大牌演员,他们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将更多的机会给予了同等水平的国外演员,这让国内年轻演员更加举步维艰,只能面临没戏可演的地步,而这样的举措,其实就是对中国演员的一种侮辱和伤害。

不可否认,从业务能力和职业态度方面,我们的一些演员确实和好莱坞顶级演员有不小差距,但这里边还有一个水土不服的问题存在呢,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十成的水平最多也就能发挥五成,但片酬可能会比在美国本土还要高。
并且一部电影的成功是所有人的努力换来的,必须做到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如果我们的电影从剧本,导演水平,服道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欠缺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依靠一个顶级的演员的个人发挥而力挽狂澜。就像球王马拉多纳也需要同样出色的10个帮手一样。
在这些好莱坞大牌演员们看来,我们的剧本和各个环节都无法与好莱坞相提并论,自然高额的片酬就成为了能说服他们到中国拍戏的唯一动力。
陈道明曾提出过这样的看法:“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有自己的坚持,对自己本土的坚持,你会换来的是一种尊重。”而对于有人曾提出过的“国内演员比国外演员素质差”的问题,陈道明也进行过反驳:“我不相信中国的演员都是这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是你一个用外国演员的借口,扣在了中国这批演员的脑袋上。”

而近来,曾参演过《第五元素》、《生化危机》、《致命紫罗兰》等经典影片的好莱坞著名女星米拉·乔沃维奇也被王大陆请来参演国产电影《素人特工》,最终的结果同样是票房和口碑双败,惨烈的程度只能用血崩来形容。
这些活生生的失败例子无不向我们诉说着一个道理,就如同我们的足球一样,我们不可能依靠聘请一个世界杯冠军教练,或规划一两个世界级顶级球星去改变我们的整体水平,与其斥巨资聘请“外援”,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先从我们的影视文化底蕴方面进行建设,做好青训,培养出我们自己的青年才俊。
有那动辄上亿的天价片酬不如在其他的环节上多下下功夫,这样起码能避免再闹出把“唐三彩”当艺术品摆在家里的笑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