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内容

谢天顺祖父谢芮芝本是相声名家(改唱三弦开宗立派终成一代大师)

栀子花开2022-12-21 11:18:42文章1275

谢芮芝

德云社演员谢金的父亲谢天顺,曾在天津市曲艺团与马志明搭档,留下好几段经典相声作品。谢天顺生于曲艺世家,其祖父谢芮芝曾是相声名家,后改工单弦,开宗立派,不过谢老先生说相声的成绩罕有人知。

谢芮芝最早与高玉峰搭档表演相声,在京津等地一度很有名,与其他同时期的相声演员相比,他俩最大的长处是文化底蕴深厚,以文哏见长,属于“清门相声”的典范。1926年《津门竹枝词》有一段谈及高谢的相声:“二福德山名一时,相声今贵改良词,庄谐雅俗俱臻妙,高玉峰同谢瑞芝。”谢瑞芝就是谢芮芝,这段意思是说,谢芮芝一直在改良相声,风格雅致,名噪一时。

20年代,谢芮芝、高玉峰录过两张唱片,共有《八扇屏》《菜单子》《洋药方》《新名词》四段相声,让后人领略到百年前相声名家的风范。这四段相声,反映出当时社会变革,新旧文化碰撞的时代烙印,与其他相声老唱片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新名词》也就是《西江月》,既有在旧学中的寻章摘句,引经据典,又有针砭时弊,意气风发,颇具现代意识,是当时相声演员所罕见的,这也是高谢作为那一代读过书的相声演员所独树一帜的地方,在当时颇为观众所称道。客观地说,像《新名词》这样新潮的作品,在传统相声中并不多见,恐怕只有张寿臣创作的《哏政部》《揣骨相》可与之相比。

高谢所录的《洋药方》,当时也是刚问世未久,算是一段新鲜作品,其中贯口有很多老北京的土语,时过境迁,现在的听者多不解其中之意,但在一百年前,却是一段很新的节目。

曹云金 谢天顺

谢芮芝在56岁时放弃了相声,“二次创业”改唱单弦。百余年前有拆唱八角鼓这种艺术形式,可视为单弦小品的源头,谢芮芝早年和王金友搭档,表演过拆唱八角鼓,这段经历对他改唱单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谢芮芝创立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谢派单弦。他有一条云遮月的嗓子,演唱时比较松弛,有时也能唱得气力充沛,满宫满调,最大的特点是韵味足,偏重于诗情画意、吟风弄月的古典文学作品。他与荣剑臣、常树田齐名,人称“荣常谢”,都属于单弦的男性叙事风格。

谢芮芝有一位弟子叫刘洪元,出身商人家庭,自幼喜爱戏曲、曲艺,被谢芮芝的表演艺术深深吸引,拜在谢老门下虔心学艺,经多年刻苦学习,得其真传,50年代在曲艺界声名鹊起。

郭德纲 谢天顺

谢芮芝去世后,刘洪元扛起谢派单弦大旗,为这一流派在天津的发展殚精竭虑。在继承谢老艺术的同时,他结合自身特点和天津曲艺观众的欣赏口味,对谢派单弦进行了变革创新,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又富有现代气息,因此他的单弦在天津曲艺观众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刘洪元几乎一直是业余演出,到晚年仍坚持在茶园日常表演,恢复上演了许多谢派风格单弦名段,如两段《高老庄》、十段《武松》、四段《翠屏山》、四段《金不换》、四段《卓二娘》,等等,这其中有些作品留下了录音录像,成为研究谢派单弦的珍贵资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

本文链接:https://www.pindu88.com/article/138753.html

标签: 谢天顺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