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特型演员古月 最神似毛主席逝后哀悼会上挽联长达6米
2005年7月,数十名广州军区的领导和300余名广州市民,参加了一场的追悼会。
这场追悼会,并不是为了某位解放军将领举行。大家要送别的,是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

(古月追悼会)
在毛主席病逝后,有许多演员在荧幕上扮演过毛主席的角色。然而,在数以百计的特型演员中,有两位特型演员倍受观众的认可:其一是有“奶油小生”之称的唐国强,另一个人就是古月。
人们在评述两位特型演员演绎的毛主席时,一度有“唐国强形似,古月神似”的说法。

(古月、毛主席与唐国强)
那么,“神似”毛主席的古月是如何被众人发现的?他的去世,为何令那么多的人感到怀念?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神似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
叶帅定案
1976年9月9日,一代人民领袖毛主席因病逝世,这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此时,主持国家大局的叶剑英元帅在内心深感悲痛的同时,还要竭力推动另一件重要的事:寻找能够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毛主席是中国近代的历史伟人,寻找毛主席的特型演员,让演员参演历史剧,既是对毛主席精神和思想的延续,也是人们对毛主席缅怀和纪念的一种方式。

(毛主席病逝)
然而,令叶剑英元帅感到焦急万分的是:整整两年的时间,全国都并未能找到一个神似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叶剑英下令全国进一步加大选拔力度,务必要找到言行举止、动作神态尽可能还原毛主席生前面貌的演员。
可一次次消息的石沉大海,都让叶剑英十分惆怅:难道世人真的无法在荧幕上看见毛主席生前的模样了吗?
直至1979年的某一天,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胡可托人将一张照片带给了叶剑英元帅,看到照片后的叶剑英元帅,立即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耿飚调查此人的底细。
经过耿飚调查,叶剑英发现这张照片里唯一一个被他看中,酷似毛主席的人名叫胡诗学,目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担任文化干事一职。
胡诗学的“胡”字,拆开就是“古月”,是胡诗学在青年时期投稿时,为自己起的笔名,后来被胡诗学延用,成为了他的艺名。
古月的一生,似乎注定与毛主席有着不解之缘。他出生于1937年12月26日,和毛主席的生日是同一天。不过,古月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登记户口身份时,古月不知自己的具体生日,于是就提笔将自己的生日写为了“9月9日”——而这一天刚好是毛主席的忌日。

(古月)
在看到这名年轻人有着酷似毛主席的眉宇,同时还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时,历经世事沧桑的叶剑英认定,这可能是上天赐予华夏大地的一份历史礼物,让他注定在荧幕上扮演那个活在人们心中的毛主席。
叶剑英当即拍案做出决定:就是他了!
但是,令叶剑英没有想到的是:这名酷似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实际上在当时还并没有演出过一次影视剧,甚至连话剧都没有上演过。
艰苦演艺
在接到叶剑英的批准令后,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胡可立即赶往昆明军区,拜访了古月一家。当时的古月还并不知道,自己已被选为毛主席的特型演员。
当胡可将叶剑英亲自拟定由古月以后担任毛主席的特型演员时,古月和他的妻子都感到十分惊讶,古月当即面露难色地说:“我从来没有演过戏,担心自己演不好历史伟人,恐怕辜负了叶剑英元帅和全国人民的希望。”
胡可说道:“叶剑英元帅看到你的照片时,说你和毛主席的眉宇最像。为了找一个特型演员,国家已经找了两年。如果你再不来演,那恐怕我们真的就没法在荧幕上看见毛主席了。”
听闻胡可的一番话,古月最终鼓起了勇气,说道:“那我试试吧!”

(古月)
几经周折,古月被送往云南省话剧团进行化妆。当化妆师傅看到古月的那一刻,就不禁竖起大拇指说道:“您是我见过和毛主席最像的人,让我给您化个妆!”
在化妆师的一番精心修饰之下,一个活灵活现的“毛主席”出现在了镜子面前。化妆师失声赞叹道:“像,真的太像了!”
随后,化好妆的古月被摄影师拍下了一张新的照片,并送往叶剑英那里。当叶剑英看到栩栩如生的毛主席就在他眼前时,他对胡可说道:“我觉得可以定下来了,让他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吧。”
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后,古月的内心十分忐忑:在这里,他几乎是唯一一名从未有过演绎经历的演员。但是,他的内心十分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要把毛主席演好,绝对不能给此前推荐自己的胡可和钦定自己的叶剑英元帅丢人!
绎经历的他在摄像机面前因为紧张过度出了洋相,无论是言语还是肢体动作,都施展不开,显得很不自然。
在多次上镜试拍无果后,逐渐失去耐心的导演不禁抱怨道:“这张脸怎么长在了你的身上!”
导演的责备,让古月十分受挫。在《西安事变》上映后,古月饰演的毛主席镜头并不是很多。这让他一度有过放弃演出的想法,但是一想到胡可对自己的推荐,叶剑英元帅对自己的钦定以及全国亿万观众人民渴望看见毛主席的期盼,他就再次下定决心,想要演好毛主席这个在历史中熠熠生辉的角色。
幸运的是,古月的妻子恰好是演员出身,茶余饭后,古月时常向妻子请教演出经验,这为古月的演员基本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最终,在1982年的《四渡赤水》电影中,古月成功担任这部电影中的主角,他饰演毛主席的镜头在电影中多了起来,而且演技相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1983年,演艺生涯初获成功的古月受到了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的接见,杨尚昆在评价古月饰演的毛主席时,说道:“依我看你演的毛主席还不够像啊,要记住,不仅要在外貌上像毛主席,生活上也要想毛主席。”
杨尚昆的这一番话,被古月铭记在了心里。从此以后,古月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尽可能模仿毛主席的生活习惯,将毛主席一生的点滴都融入自己的骨髓。毛主席是湖南人,古月是广西人,两地的口音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让自己的口音尽可能贴近毛主席,古月不远万里告别家乡,和湖南当地的农民居住了几个月的时间,练好了一口湖南话。
此外,毛主席生前酷爱读书,有着平日里做读书笔记,写写算算的习惯。古月就花钱买来了毛主席的好几本大部头作品,逐字逐句地细看,体会毛主席思想的精髓,并且也养成了日常生活中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在看到古月工作时拍戏,闲暇时就捧起毛主席的书来看,一度以为古月是“走火入魔”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愈发被古月这种锲而不舍的演员精神所打动。
到1988年,古月参演《开国大典》中的毛主席时,他已经将毛主席演绎得栩栩如生,著名导演导演李前宽评价古月饰演的毛主席时,感慨地说道:“他将主席活在了生活之中。”
遗憾离世
《开国大典》的成功,让古月获得了第13届百花奖男演员的殊荣。从此以后,古月就成为了饰演毛主席的“专业户”,只要有历史剧,导演和剧组们就必然会请来古月,因为人们常说如果历史剧中没有“神似”毛主席的古月,就没有一部历史剧的灵魂。
但难能可贵的是,古月并没有因为自己积累的成就和人气而感到骄傲自满。古月平日在街上散步,或到餐馆吃饭时,总有人拉住古月,要和“毛主席”一起合影留念,古月总是答应人们的请求。妻子对古月说:“演绎不用在生活里太拼命。”古月说道:“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一定会和人民群众们合影的。”
在从影的27年间,古月在84部影视作品中饰演毛主席。慢慢地,古月对自己饰演毛主席这一历史角色,有了依依不舍的感情,他说道:“饰演毛主席是我终身的任务,我会一直演下去,未来的我想让更多的人们知道晚年毛主席的形象。”此外,古月还给自己的人生立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100部影视作品中饰演毛主席。
遗憾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古月的愿望终究未能实现:2005年,古月突发心肌梗塞,被送往广东省三水市人民医院进行急救,后因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8岁。
被人们评为“最神似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们。
古月因病逝世后,他的家人们就地在广东省广州市为古月举行丧事。在听闻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因病逝世后,数十名广州军区的领导抵达哀悼会的现场,他们中的不少人曾看过古月饰演的毛主席。在荧幕面前,他们似乎又回到了毛主席领导他们的革命年代。
广州市的市民们在听闻古月逝世的消息后,有300人也随之到达古月的哀悼会现场,亲自送别这位荧幕前将毛主席演活了的老艺人。市民们自发捐赠给古月哀悼会上的挽联长达6米,表达了当地人民对古月老师的追思和缅怀。
尽管古月已经离去,但时至今日,他参演的《开国大典》《大决战》《大进军》等电影,依然是民间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斯人已去,但墨迹犹存,这是对一名艺术家毕生功绩最大的肯定。
人们为何会对饰演毛主席的古月老师,有着如此特殊的感情?或许,在他们的心底还是缅怀着古月饰演的那位历史伟人,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真正的当家做主。毛主席思想的火种,永不熄灭,他将永续在中国的大好河山之中,被后世千万代子孙永远铭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