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正文内容

沪剧雏凤如何走上城市主舞台 老戏迷直言看到了沪剧的希望

栀子花开2023-03-27 15:11:06文章578

连续三个工作日晚上,天蟾逸夫舞台门口都围满了观众,他们是为上海沪剧院最年轻的一代青年演员而来。11月7日至9日,上海沪剧院青年传承版沪剧《陆雅臣卖娘子》《庵堂相会》和一台沪剧折子戏专场连演三晚,这批00后为主的演员以俊秀的扮相与清丽的嗓音,让不少老戏迷直言看到了沪剧的希望。

图说:上海沪剧院最年轻一代演员登上天蟾逸夫舞台 主办方供图 (下同)

经典复排推新人

演出前,十余位戏曲界的名家都手书鼓励的话语赠予这批沪剧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题下“雏鹰展翅”,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写下“年轻的沪剧一代让我们看到剧种光大的希望”,沪剧名家徐伯涛写下“沪剧新苗,满台生辉,流派纷呈,百花齐放”,更多戏曲大家写下的是对这群沪剧青年传承经典的肯定和祝福。

此次上演的两台传统大戏荟萃了诸多沪剧流派,都是沪剧院的保留剧目。此前,2013级青年演员的舞台大多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9月刚刚在宛平剧院小剧场连演6场,此次面对千人大剧场规模的舞台,他们愈发展露出自信的风采。青年演员万子涛沉醉于传统的沪剧唱腔,也慢慢找准了用眼神和观众交流的尺度:“很钦佩先生们可以创造出这么好听的戏,传统戏就是我们沪剧的根,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我们都有了质的飞跃,演出多了,大家都更有自信了。”

复排过程中,上海沪剧院为年轻演员请来了韩玉敏、沈仁伟、汪华忠、张杏声、徐伯涛、王明道、王明达、王珊妹等一批资深沪剧名家前来传艺,咬字、唱腔、形体、表演都一一进行辅导。年轻人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请教老师的机会,比如青年演员李秉儒负责接送沈仁伟,他会在车上,乃至送老师回家后继续向老师请教表演上的疑惑。比如在《庵堂相会》陈宰庭的唱段中,沈仁伟就指引他加入一些锡剧的塑造方法,让人物更加立体。

演出中,沈仁伟就站在侧幕观察演员们的表现,便于日后继续帮大家一对一提高。沈仁伟感慨,此次上演的经典中满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传承下来的精彩唱段,这些唱段都是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流传下来的,青年演员吸收了这些精华,今后才能让沪剧发扬光大。

流派归类有了家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位青年演员都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这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日常排练中,他们吃透了对剧本和人物的理解。2年前,舒悦刚开始带着他们排《庵堂相会》时,想起了滑稽界前辈绿杨演《七十二家房客》时用过的方法。绿杨演的角色是二房东,她就给导演讲了个故事,从二房东的小时候说起,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又是怎么当上二房东的,将人物的前史讲得绘声绘色。

于是,舒悦也要求年轻人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各自人物背后的故事编出来,然后互相交流。虽然都是幕后戏,但是演员的心理要清楚。尽管戏曲有规定的程式,但舒悦从来不规定他们手必须要举到哪里,眼睛要看向哪个角度,人物立得住,比程式化的动作更重要。

紧接着,舒悦按照各人的嗓音条件和兴趣方向给大家分配了流派,“有了流派,年轻演员就找到了一个‘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比如说陈悦音原先的嗓音不算出挑,舒悦就教她把嗓子放下来,学着叹着气来唱戏,让她去学习杨派杨飞飞的唱法。果然,陈悦音的声音一下子响了、亮了,也找到了舞台上的自信,对宗师的崇拜让她把网名也改成了“陈飞飞”。顾佳婴学的是筱爱琴的筱派,因为她的嗓音得天独厚,带点鼻音,观众一下子就能从她的唱中听到筱派的味道。陈余轩学习小筱月珍派,源自舒悦发现她说话上下牙不分开,于是利用小筱月珍起伏大、吐字清晰、铿锵有力的唱法来对她进行训练。“一桌小菜一模一样谁要吃啊?我们八只冷盘各有特色,26位青年演员以不同的流派一起呈现给观众。”舒悦说道。

青年团团长吴争光明显看到,大家比一个多月前在宛平演出时提高不少,“接下来,我们还会着重提升演员的基本功和精气神,踏准流派的道路继续加强。”昨晚上演的折子戏专场中,观众看到的是《雷雨》《碧落黄泉》《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经典折子戏,接下来,青年团还将对更多经典发出挑战,不单在唱腔上向沪剧前辈靠拢,更要在大戏中塑造好人物内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

本文链接:https://www.pindu88.com/article/152564.html

标签: 雏凤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