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苗苗照片 她羡慕张子枫6岁开始拍戏就一直有妈妈陪着
《芳华》转眼已经是五年前的电影了。
其实一直没太懂,苗苗才是第一女主,当初也是苗苗最得徐帆的宠,不仅跟徐帆一起包饺子,还授权参加冯家家宴,在陈道明的钢琴伴奏下翩翩起舞。

可怎么五年过去,苗苗有名的角色还是何小萍,甚至有热度的话题都少得可怜,除了那一场被Y得很油爆的家宴风波,就是和郑恺结婚。
按说不应该啊,五年前,“冯女郎”还是很管用的头衔,电影话题也整个儿拉满——看同期的钟楚曦就知道,女明星起点高的话,扑腾两下就可以一飞冲天。
苗苗好像就始终没飞起来。《芳华》那阵儿风吹过了,她也跟着降落,从未来可期的女明星速速散尽光环,演一些糊剧,官宣一下生子进程。
尊重个人选择是肯定的,只是会产生好奇:混名利场的女孩,都拿到最高规格的入场券了,怎么还做得到坐怀不乱,流落成无名人士好像也没所谓?真有明星不争不抢?
直到最近刷《妻子的浪漫旅行》开始想通了。到底还是性格决定命运,苗苗的性格可能就属于,偶然获得做大明星的运气,却始终握不住这股气运。
1.
深深记得,张国荣早年谈坚决不找圈内人恋爱的理由,“因为这个圈的女孩多少会爱慕虚荣。”是哦,奋力做成最闪耀的那颗星,图啥呢,总要图点鲜花掌声吧。
可苗苗相较起来,算是清心寡欲得不像明星。印象特别深是《芳华》宣传期,她和钟楚曦合体录采访,两人像一对正反面,没有一步是可以同频的。
钟楚曦从小被老师评价“站最后一排也能看见”,苗苗则说自己很少想要表现。钟楚曦是社牛,苗苗觉得自己社恐。钟楚曦敢开冯导玩笑,苗苗怯怯地说“我不敢”。
最精彩的是,苗苗这边答着题,旁边的钟楚曦不是玩手就是啃西红柿。主持人可不就掉坑里了吗,赶紧逮着她再问几题,不愧是“最后一排也能看见”。

这一明一暗的性格对比,几乎预示了往后一高一低两条路。毕竟性格苦一些的人,能量也要弱几分,即使被荣耀照着,紧张感也大大超过了愉悦感。
难怪冯小刚聊苗苗是这么说的,“苦孩子,成不了交际花。”所以问题来了,一路从北舞跳进总政歌舞团,跳成团里台柱子的苗苗,到底苦从哪儿来?
看她在《妻子》里的几次哭,或许能看出苗头。一次是节目安排嘉宾单独录一段话,苗苗说着父母争吵带给孩子的伤害,止不住地掉眼泪。
一次谈起小时候被排挤的经历,说自己是易被孤立体质,“本来大家聊好好的,我一凑过去,立刻跟没事发生一样散开。”那次她哭得快喘不上气。

但是插一嘴,钟楚曦也说念艺校时被孤立过,六年被孤立了两年,是班里受此待遇最久、最严重的一个。可她的反应好奇妙,“可能因为我年少轻狂,爱嘚瑟吧。”
丝毫不受困扰,反而有一种骄傲和得意,这是什么程度的自信才做得到哇。钟楚曦未必是好演员,但她生得一身做明星的好料。她很嗨竞争引发的嫉妒。
苗苗就不行。她连录这档综艺,首先担心的事也是“很怕和大家玩不到一起”,非常、非常没有安全感。所以死黏着郑恺,郑恺不在就要不停给他打电话。
到收官这期,她又聊到童年的一件事开始泛泪,说很小离家到北京学舞,本来就挺孤独寂寞冷,冷上加霜的是,父母生了妹妹。这在小孩的理解里是,他们不要我了。
从被父母“遗弃”,到被同学孤立,再穿插父母争吵的背景音,一个人性格养成最关键的童年和青春期,都喝着苦水长大,往后吃到甜的东西也容易吃成苦。
2.
这样说有点诛心,但似乎是怪不得观众不看好苗苗、郑恺。因为的确存在着一条残酷的连锁反应:儿时没有被充分爱过,长大就很难懂得爱别人,情路也颇多坎坷。
而这种缺爱的童年,在女演员中尤其高发。
这大概是学艺小孩的宿命,过早与父母分开,在陌生的城市,被迫像一个成人开始独立生活,没觉得自由,也不会是锻炼,反而加深了无可依靠、“他们不要我”的挫败。
学艺又真的极惨极苦。一帮十来岁、还不懂事的苦小孩,绑在一起过集体生活,你以为会是一段什么同窗蜜月期吗,不会,倒是拉帮结派的小游戏能当做一点消遣。
这种层层加码的日子,没有“年少轻狂爱嘚瑟”的性子去消解,太容易触发敏感的艺术神经而心碎一地了。碎过的人,往后伪装再成功,都有破功的一天。
某爽是这一类故事里,非常典的样本。小小年纪被父母从东北丢到成都,外乡人在小女孩的集体生活中,是再好不过的孤立对象了。又不敢告诉父母,于是憋至内伤。
这一伤就落下不可逆的病根。加上病了太久也装了太久太累,一旦功成名就获得了自主权,立刻一杆子打翻,摊牌,报复性活出另一个我,所谓的真正的我。
回想起来,她刚“发病”那会儿,大家爱研究说这是她贪恋中二的青春期,不愿意长大。但有没有可能,那时,她在以十分拙劣的方式刚刚开始过青春期?
在该得到的时候没有得到过,只要有了得到的机会,人一定是穷凶恶极,好像永远吃不饱。那副“吃不饱”的状态,要么像苗苗,在自卑自怜里畏畏缩缩。要么如某爽,走上另一种极端,放飞了。
这种同类还有叶璇。
看硬件,叶璇赢麻了,人美又头脑聪明,高分考入美国名校是希拉里、宋美龄的校友。家庭条件还无敌优越,一大家子不是律师就是教授,有钱到飞起。
这种零bug的人设,放玛丽苏剧里都要骂一骂悬浮。
然而事实也是,的确不会有玛丽苏女主,而且越貌似零bug,越可能浑身布满了bug。在好几年前,叶璇还是那个叶璇的时候,她就亲手戳破了所有的粉红泡泡。
这其实是非常需要勇气的一场自我拆穿,面对镜头,讲述妈妈生了自己却从来不管,天天打牌、喝酒、交各种男朋友。喝醉了就打她,打累了又抱着她哭。
直到她9岁生日当天,拉走所有的家具对她说,厕所天花板上有三千块,你用吧,我走了。真的就这样走了。9岁女孩一个人过了半个月,然后才被爸爸接去美国。
是要开始富家女的日子吗,不是。爸爸把她扔在黑人区,告诉她,你要学会自食其力,但考试好的话,我会奖励100美元。这才是叶璇当上学霸的真实背景。
特别惊悚、堪称酷刑的回忆,从叶璇嘴里流出来,如同涓涓细流,仿佛是讲温馨的家庭往事。尤其说到妈妈消失时,她发出笑声,又称赞爸爸的教育简直伟大。
这是比恐怖童年本身更恐怖的事,叶璇假装没受伤,假装父母的虐待是人生财富,并靠着这笔财富实现了灵魂独立的自己,好棒好感人。
太要命了,小孩做错了什么,连反抗、责备一下父母都不敢。而曾经不敢的,以后就会变本加厉的敢,无所畏惧,至癫至狂,永远在想象的爱里吃不饱。
3.
贪爱,极度索求爱,但又不懂什么叫爱,只好乱爱一气,模仿爱到无法自拔的样子,大概是童年缺爱症到了成年后,一种普遍症状。郝蕾也算一桩典型。
三岁前养在奶奶家,一直误会自己是一个孤儿。等父母回来,过得还不如孤儿,因为三天两头挨打挨骂。受不了,十几岁就离家跑剧组去了。
一个没有大人罩着的小演员,在剧组是什么生存境地呢?来之前说好是女主,人骗去了就换成女配,理由也粗暴得可以,“那谁是上头的人,你委屈一下。”
郝蕾不是一下,她委屈得奔海边挖一个坑,对着坑掉眼泪再埋葬。或者当场哭给你看,可谁在乎呀,导演只会赶紧推镜头过来夸,哭得真好,再来点儿。
所以她羡慕张子枫,6岁开始拍戏就一直有妈妈陪着。她是谁也没有。可想而知这样长起来、还长在娱乐圈的人,不光长硬本事了,也长浑身的刺。
导致她觉得,“特立独行”是最讨厌最残忍的一个词,你特立了,你背后很可能是没人管的。而当管你的那个人出现,马上丢盔弃甲,恨不能长到对方的身上。
这大概也是苗苗对郑恺爱的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友在品度娱乐发布,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QQ:2861696926)